外事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要闻 -> 正文

【榜样·学生】毕业生杨惠考入陕西师范大学读博:化鱼成龙 再谱华章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9日   点击量:

“我一直觉得外事的学子和其他国内重点院校的学生没什么不一样,只要给我们一个火星——spark,点燃我们的学术憧憬,我们也可以攀登更高的山峰。”提到女博士,大家往往惊羡于她的神秘与光环,却忽略了作为普通人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当我今年再次踏入校园时,发现图书馆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仅在外观上,里面无处不是挑灯奋战的外事学子,大家埋头奋进,刻苦钻研的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特别感动。图书馆是一个学校教育发展的集中体现,如今学院更是大力支持图书馆发展建设,里面浩如烟海的书籍更是给学生们提供了开阔的视野,树立了强大的文化根基。以后外事学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今年考上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杨惠在参观完母校图书馆后激动地说。

谁的青春不迷茫

对于新生,迷茫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而解决迷茫的秘密在于你要明白两件事情:你是谁和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旦明白自己是谁,然后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旦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了动力——改变现状、憧憬未来。

哲学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杨惠在迷茫中思考自己以后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工作以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成年人首先便是要学会付出,为了想要的目标,持之以恒的努力,量变达到质变。然而那些只想着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仅限于想象,是无法实现目标的。成功的人往往会付出行动,每天学习五分钟,一年便是1825分钟,持之以恒是很重要的品质。

敢为人先,做人做事一定冲在别人前面。想要比别人厉害,就要先别人一步想到,从而先别人一步行动。杨惠说:“多元集纳的校训告诉我们人文艺术学院的学子,我们要走得比别人远一些,看得比别人远一些,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打开自己的眼界,不拘于此。”

知行合一见曙光

直到大四上学期时,杨惠才有了考研的想法。这来自于学院的宣传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人文艺术学院王冠院长是我学术道路上第一个鼓励者,给了我极大的自信,对之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杨惠说。

在此之前,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当时西北大学刚毕业的研究生崔老师,课堂上崔老师的行为举止、言行谈吐,让杨惠感受到知识带给人的不同。自此,杨惠便踏上了考研之路。万事开头难,第一年的考研之路无比崎岖坎坷,杨惠未能成功上岸。

这种考研失败的焦虑、压力严重影响了她毕业答辩前的状态,但人文艺术学院王冠院长和梁慧老师给予了杨惠莫大的关怀与鼓励:“坚持下去,孩子。你有希望的,我们相信你是可以的,你有这份勇气,一定可以成功。”他们耐心、细致地分析、鼓励,让杨惠有了再来一年的勇气。随后,优秀论文的评选也给了杨惠很大激励,这份荣誉让她意识到做学术,她是行的。只要再给她一次机会。

宝剑锋从磨砺出,杨惠终于二战成功上岸。“内卷分两种,一种是向外卷,你和别人比;一种是向内卷,你和你自己比。考研也好,就业也罢,最重要的是向内卷。”杨惠坚定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个今天都要比昨天更自律,更认真,就是进步。

自强不息攀高峰

对于进步,杨惠这样比喻道,“学会一步一步攀登自己的高峰,就是成长。”研究生期间,杨惠变得更自律、更优秀。知识是什么?知识是你学过、看过之后那个留下来的东西,是书风干了之后抽丝剥茧的精华。读研期间,老师会指明方向,告诉你怎样更好、更快地抵达山顶。

对于学弟学妹们,杨惠给出了建议:大学期间,一定好好学习,把基础打扎实,尽早树立给自己学习的理念。不能放弃英语,英语是一种工具,是打开另一种文化的视野。同时,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短期目标。要有自信、有爱、能坚持到底的勇气,明确“我是谁、我想要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行动。放手去做,一定会成功的。

初见杨惠,她高个子,身穿背带裙、扎着丸子头,圆圆眼睛很爱笑。在采访过程中,能感受到杨惠自信大方、温柔勇敢、优秀谦逊、富有感染力,是一个完全可以用美好去形容的人。杨惠本是人文艺术学院的一名普通学子,一路上孜孜不倦、不断求学,终化鱼成龙。

采访过程中,惊喜得知,杨惠今年和她的中文系本科学位论文导师梁慧,同时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昔日师生,今天同博,这既是学术缘分,更是人文艺术学院师资优异、薪火传承、人才辈出的印证。


来源/人文艺术学院

编审/武凡

审核/宣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