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要闻 -> 正文

轧筝归来 闪耀西安外事鼓乐团全国巡演舞台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8日   点击量:

“舞台右侧,弦拉的是什么乐器?”“第一次看到,古朴大方!”……近日,由西安外事鼓乐团精心编排、音乐舞美再度升级的《大唐雅韵·钟鸣鼓乐》西安鼓乐演出登陆舟山。这场音乐盛宴好评如潮,其中,一款新加入的明星乐器——轧筝,更是被频频点赞。观众们线上线下都在询问轧筝的“前生今世”。

图:轧筝在西安外事鼓乐团全国巡演中成为明星乐器


背“游子”轧筝回国

轧筝,又称“轧琴”,是中国弓弦乐器的先驱,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传统拉弦乐器。轧筝历史悠久,大约出现在唐代,唐诗人皎然的《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一诗生动地描述了当时轧筝演奏的情景。它在南宋宫廷宴乐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

然而,轧筝在时间的洗礼中逐渐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其演奏方法更是一度失传。但是,轧筝在韩国传承下来,成为现代韩国国乐之一,频繁亮相在韩国国乐坊、公演舞台,甚至走进了大学和中小学课堂。韩国还将传统的7弦轧筝,根据现代演奏需要改良到8~12弦,并且不定期组织赴中国进行轧筝表演和交流。当西安外事鼓乐团老师与韩国国乐坊的工作人员交谈时,对方竟然说:“你们为什么要教学生学习我们的国乐呢?”这一刻,西安外事鼓乐团老师真正明白了西安外事鼓乐团创办人、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校长黄藤让她带轧筝回国的良苦用心。

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文化事关每一个中国人。轧筝是浩瀚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弘扬轧筝文化是西安外事鼓乐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业的一部分。

当时正值疫情,快递及交通极为不便。黄藤校长毅然决定:“背轧筝回来吧!”并且在资金、人力、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给乐团老师进行了指导。三把轧筝就像三个孩子一直跟着乐团老师,一路一起奔走,通过各种防疫检查终于上了飞机。回国后,转乘火车时,差点儿被拦住不能上车。一番周折后,终于连夜抵达西安南站,被送上开往西安外事学院的专车。这一刻,漂泊这么久的“游子”终于回家了!

轧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轧筝形制古朴大方,音色细腻柔和,演奏方法独特。演奏时用竹杆或高粱杆削皮擦上松香,与弦摩擦而发音,属擦奏弦鸣乐器。轧筝的弦数在7弦至13弦之间,演奏形态有坐奏、立奏。轧筝多用于演奏歌唱性的乐曲,可也作为伴奏乐器,是河北地方戏曲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

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拉弦乐器,轧筝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西安外事鼓乐团有了全新的开始。乐团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古典音乐,振兴古乐艺术,凝聚民族精神”为己任,大力推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曲目融合编钟、编磬、古琴、瑟、埙等中国传统乐器,现今,又加入了轧筝。乐团里30余名来自国内外著名音乐学院毕业的硕士、博士,不仅汇聚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精心指导,更融入年轻人对音乐的创新表达。

西安外事鼓乐团由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校长黄藤教授创办。西安外事学院是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成立了埙专业委员会和古琴专业委员会,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学院将从轧筝非遗研究、专业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社团活动开展、工作坊建设、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方面推动轧筝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

图:轧筝在西安外事鼓乐团文化交流活动中精彩亮相

轧筝在融入乐团的演出中,再次让国乐当潮、国风再起。振兴传统文化,焕新非遗之美。听,观众们在演员谢幕时,全体鼓掌长达5分钟,掌声经久不息;看,观众们点赞留言“赏视听盛宴,品位礼乐国风,无数次震撼人心”“梦回唐朝,大美中华,美到极致!”


来源/西安外事鼓乐团

文字记者/武凡

编审/武凡

审核/宣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