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与现代产业学院联合举办的校企共建课程——《英语教学法》在国际合作学院5号教学楼顺利举行开课仪式。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兰晓斌;西安中翌明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棋、办公室主任张紫怡、双语课程负责人马郡阳;国际合作学院副院长陈晓慧、国际教育系副主任张进、英语系副主任耿丽红、项目课程组教师代表李诗韵、卓悦、李苗,以及国际合作学院2023级英语专业60余名学生共同参加
-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西安外事学院也迎来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新面孔。来自韩国、比利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的2025级留学生在秋日的校园中开启了入学之旅。国际汉学系为留学生集中开展了入学教育活动,通过“水平测评、教材发放、师生交流、首课启航”四大环节,帮助新生快速适应环境、明确学习方向,完成从“入学准备”到“课堂学习”的顺畅过渡,有序开启校园学习生活。 系部围绕“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设置题型,组织全体
-
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西班牙语组初赛于9月10日上午10-12点在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206教室举办。赛事由西班牙语王琴老师负责组织,参赛对象为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西班牙语专业本科在校生。 在参赛过程中,西语系学生结合西语语言体系中的重点与难点,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与西语国家文化的差异及适配表达,这一过程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
2025年9月10日下午,亚洲语系日语专业在五号教学楼314教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首次全体教研会议。 李国栋主任首先对上周举行的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会进行了总结。李主任指出共性问题:部分学生理论框架与方法论表述模糊、一手数据比例不足、参考文献新旧混杂。强调要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不仅要有前沿性,也要有典型性、代表性。翻译实践报告
-
按照学校总体部署,落实理事长、校长黄藤指示精神,西安外事话剧团持续推进打造“永远的”《白鹿原》。西安外事学院艺术中心精心组织,提前启动筹备工作,通过严格的提前选角确定演员阵容,并组织师生提前收假迅速投入排练。9 月 10日,该剧排练在学校金色小厅正式启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据悉,本次话剧演出预计于十月中旬在鼓乐大剧院拉开帷幕,将创新采用 “双版本” 呈现 —— 教师版面向全校新生演出,学生版向
-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2025年9月10日下午,西安外事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先进表彰大会在西安鼓乐大剧院隆重举行。大会表彰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展现博士新生代教师的传承与创新,激励教职工勇担“仰信笃志、化鱼成龙”的使命,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我校理事长、校长黄藤,党委书记雷西合,理事长助理、校长助理黄昶力,国际事务负责人戴奇志,监事会
-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2025年9月10日,由西安外事学院教学与研究部主办,工学院承办的“鱼化龙杯”首届科普知识科技作品展在工学院三号教学楼大厅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科技热爱与创新潜能,锻造实践能力,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作为学校科普知识竞赛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2025年9月10日,由西安外事学院教学与研究部主办,工学院承办的“鱼化龙杯”首届科普知识科技作品展在工学院三号教学楼大厅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科技热爱与创新潜能,锻造实践能力,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作为学校科普知识竞赛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
-
张鹏,经济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创业管理咨询师。陕西省人社厅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劳务品牌指导专家,西宁市人社局创业就业导师,西安高新区软件园、西安双创业协会创业导师,当代陕西研究会现代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编规划教材四部,著作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讲课程有《国际市场营销》、《数字营销》。
-
韦艳宁,经济系教学秘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EI检索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ISTP会议论文1篇,教改论文4篇;主持课题5项,参与课题8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一流课程团队的骨干成员,在省级、校级教学比赛中均有获奖;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指导团队获得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三等奖18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
孔晓晓,经济系科研秘书,副教授。研究领域:企业管理、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等。先后发表论文22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参与厅级及以上项目5余项。主讲《国际投资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
-
赵秀英,副教授,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作为核心人员参与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获全国性及省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十余项;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纵向课题十余项,横向课题4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和参编《报关实务》《精编外贸单证理论与实务》《统计学》等教材五部。作为副主编的《精编外贸单证理论与实务》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主讲
-
马彬,讲师,经济系教师党支部组织委员,优秀共产党员。在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陕西思政课程教师大练兵教师讲课比赛、陕西外经贸行业职业能力创新教学大赛中分别获得获得三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同时获得2025本科教育教学持续改进典型案例二等奖,2024年课堂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2023年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暨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023西安外事学院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为
-
刘爱峰,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博士期间先后发表论文6篇,(其中CSSCI论文4篇,SCI论文1篇,SSCI论文1篇)。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创新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