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要闻 -> 正文

我校隆重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先进表彰大会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0日   点击量: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2025年9月10日下午,西安外事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先进表彰大会在西安鼓乐大剧院隆重举行。大会表彰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展现博士新生代教师的传承与创新,激励教职工勇担“仰信笃志、化鱼成龙”的使命,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我校理事长、校长黄藤,党委书记雷西合,理事长助理、校长助理黄昶力,国际事务负责人戴奇志,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各学院院长、各工作部部长、直属部门负责人与受表彰教师及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庆节日。海内外专家、学者亦通过视频方式送来真挚祝福。

校长寄语:新教师、新成果、新未来

黄藤校长发表讲话,他向获奖教师及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他指出本次教师节大会的新亮点。一是AI技术的应用,让科技发展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二是八十名博士代表二百余名博士新教师集体宣誓,这是校史上的第一次,预示着学校将迈向新阶段。三是新成果水平再攀新高,国家级、省级项目屡获突破,各类竞赛成绩斐然。

面向未来,黄藤校长明确了学校“申硕、申博、申大”三步棋的发展蓝图。学校将凝心聚力,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他希望教职工积极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真正把“教师职业”升华为“教育事业”。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实现个性化发展。教师的一个发展方向是着力向学术科研“冲高度”,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努力面向社会和学生需求,“冲规模”。学校也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激励和奖励教师取得新成果。

他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全体教职工脚踏实地、努力进取,明年的教师节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表彰先进:树榜样、新突破、新高度

2024-2025学年,学校通过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升科研管理效能、搭建高水平科研团队等系列举措,有效激发了教师的科研创新活力,涌现出多项标志性成果。岳智勇博士科研团队获批学校首个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窦晨光博士获批学校首个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创业学院《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鲁晓莉、王会琴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薛应珍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王昱程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 特等奖,李甲指导学生斩获陕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

黄藤理事长为以上获得省级及以上主要奖项和标志性成果的先进个人、集体颁奖,黄昶力助理宣读相关表彰通报。

大会隆重表彰人文艺术学院李坤、张思佳、杜芳,商学院郑端、李重点,医学院周宝珍、宋兰,工学院闫红来、罗婷婷,国际合作学院赵文娟、张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玲,生命科学应用研究院王金佩,体育运动中心魏箐河,学生工作部潘玉龙等15名“育人教书楷模”以及外籍教师胡宇。

黄藤理事长为“育人教书楷模”颁奖,黄昶力助理宣读相关表彰决定。

大会展示了我校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的视频,过去的一年,硕果累累。雷西合书记为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奖获奖者颁奖,教研部部长潘君宣读相关表彰通报。

获奖教师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为学校建设发展再创佳绩。

博士新生代:接力传承、化鱼成龙

会上,八十名博士代表全校二百余名博士新教师庄严宣誓,努力争做“四有”好教师,踏实践行“明道、修身、利他、共荣”的校训,潜心育人教书。

教师代表深情朗诵诗歌,抒发了对教育事业和外事学院的热爱与忠诚。“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校风如磁石般将我们吸引至此。”“我们是博士教师新生代,带着国际视野与学术理想走来,为国际化、应用型、综合性、高水平大学注入新鲜血液及创新活力。”“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跨越。”

AI创新科技艺术、礼赞师者

本次大会在AI创新上颇具亮点。校党委宣传部运用AI技术结合实景拍摄,打造了开篇为“种子破土成树”的教师节形象片。影片以“鱼化为龙”的视觉亮点、虚拟人物的动态演绎彰显学校文化,将校训精神贯穿始终,并在片尾聚焦黄藤校长“学以为己明道修身、行以为人利他共荣”的思想,为教师节献上一曲饱含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育人赞歌。

活动中,师生精心编排的节目异彩纷呈。其中,舞蹈《漫漫长河》意蕴悠长,古谱诗词吟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古韵悠扬。黄藤校长的诗歌作品,以配乐诗朗诵《多瑙河畔琵琶行》的形式展现,饱含深情,融合中西之美,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这些节目不仅生动传递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初心和对学校的深厚情感,更以经典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国际化风采。


文/武凡 卢霖

图/刘鑫

编辑/张思怡

审核/宣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