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学院版话剧《白鹿原》复排后在西安鼓乐大剧院震撼上演,为西安外事学院师生带来一场兼具艺术魅力与教育意义的视听盛宴。此次演出是面向新生开展的第六轮校园展演,创新采用 “教师版+学生版”双版本呈现模式,近180 名西安外事学院师生共同参演,自10月12日起将上演10场,以演带教,以剧育人。
作为一部改编自50万字文学经典的话剧,该剧将原著浓缩为2小时的精彩演绎,以今人的视角重新解读农耕时代的挽歌。演出开场,巨型《白鹿原》原著书籍造型缓缓展开,拉开故事序幕。百余人的强大演出阵容将白鹿原上的家族恩怨、时代沉浮娓娓道来。以0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师生演员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田小娥、黑娃、白灵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地道关中方言,还原原著精气神;精心搭建的祠堂、牌楼、窑洞等场景,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穿越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该话剧由西安外事学院理事长、校长黄藤主导创作。2016年首次由学校师生团队排演,首版曾在全国巡演60余场。该剧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曾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并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多次参与教育部的戏剧展演。
今年学校对首版话剧进行复排,在服化道、声光电及舞美设计等方面不懈创新,进一步深化以演带教。在国家一级导演、学校艺术中心主任邓立鹏带领下,无论是参与教师版的教师演员,还是挑起学生版大梁的学生演员,对各个细节精细打磨,大到整体的舞台设计,小到每一个角色的语气词、眼神、动作、体态等,都力求完美。饰演鹿子霖的表演专业学生闫宇轩说:“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给我登上大舞台的机会,更深入学习了表演技巧和知识,提升了自我。”饰演田小娥的学生王月娇说:“我将铭记老师的教诲,带着《白鹿原》的印记走向自己的艺术人生之路。”



黄藤校长在观看学生版演出后,对参演师生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无论是主演,还是群演,同学们对人物刻画得都很到位,担任舞台、灯光、音响等幕后工作的同学也圆满完成任务。学校以演带教,通过话剧《白鹿原》等项目,让同学们走向了更大、更广阔的舞台。

本轮演出的受众主要为学校2025级新生,这也让其他专业的学生深入领悟《白鹿原》的精神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文脉。新生在观看演出后感触良多:“第一次感受到了白鹿原上的故事如此跌宕起伏,真是一部史诗!”“学长学姐把角色演绎得这么淋漓尽致,作为表演系的新生,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西安外事学院表演专业坚持以演带教、以练促教、演练结合、教练相长,让艺术教育成果多维度呈现。同时,学校致力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润物细无声” 的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著名相声演员卢鑫,到细金工艺非遗传承人赵琳静,再到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高级茶评师言实,他们从西安外事学院出发,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文/武凡 王一诺
图/吴士鹏 傅梓铭
编审/武凡
审核/何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