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搜索结果
  • 6月27日学校召开了完全学分制改革专题研讨会,正式启动了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商学院高度重视,于7月1日下午,在学院三楼会议室召开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学院院长杜跃平教授、教学副院长杨勇岩教授、以及各系主任、副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院教学负责人员参加此次会议。 首先商学院院长杜跃平教授提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并提出工作安排的要求。 第一,为有序
  • 西安外事学院开设有44个本科专业和26个高职(专科)专业,涵盖文学、艺术、教育、管理、经济、工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为你提供丰富的专业选择,助力每一位学子梦想起航。 学校国际化特色鲜明,在同类院校中率先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不断推进校际学分互认,开设“出国留学方向班”,为学生开辟本、硕、博全层次的学业晋升通道,提升学生国际化竞争力。
  • 6月16日至22日环境景观系副主任潘园飞带领环境设计专业2022级、2023级全体师生共209人前往陕西石泉开展小学期课程《设计基础实习》、《环境测绘与调研》学习实践活动。主要让学生对石泉古镇老街环境进行写生、创作表达,以及传统建筑测绘调研。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观察建筑环境特色、感知真实的空间场景关系,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建筑的构成形式、布局特点和当地的非遗文化,有助于对各门
  • 7月1日上午9点,创业学院在8号教学楼路演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传统文化思想下智慧课堂建设的中庸之道”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结合传统文化智慧,探讨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构建更具智慧的课堂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启示与思考。 活动伊始,首先由特邀嘉宾董惠安老师谈及生存与创业,给全体老师分享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创业案例和新兴的创业方式,他说创业者们不断探索着未知领域,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思政育人与大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等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和一体化建设步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现实感与实效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周志院长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组成的实践调研团队,于6月25日前往安康岚皋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并成功在南宫山镇桂花村举行了实践基地挂牌活动。 “马克思主义
  •        2024年6月28日下午四点,国际合作学院日语系于5号教学楼多功能厅成功举行了2025届日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动员会。日语系担任2025届论文指导工作的全体教师及2025届日语专业全体本科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   本次大会由日语系系主任刘侠副教授主持。刘侠副教授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了毕业论文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
  • 在建党103周年之际,为加强党内关怀,传递组织温暖,西安外事学院党委书记雷西合、党委副书记董宇龙一行走访慰问了6名优秀党员、重疾党员、家庭困难党员以及老党员,送去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并向他们致以敬意和节日的问候。 校领导与党员同志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和工作情况。在与优秀党员交流时,雷西合书记对他们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为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鼓励他们继续发挥
  • 《论语》学习心得 工学院 侯宏录 《论语·子罕篇》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诸多思想精髓,尤其反映了孔子关于人生修养、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深刻见解。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学习《子罕篇》的心得体会: 《子罕篇》中有“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之说,强调教育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和需求进行引导。在高校教学中,这意味着教师应当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差异
  • 正蒙书院第一组 张晓妮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深入探究孔子的“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以及“当仁,不让于师。”这两句话时,心中不禁涌起诸多感悟与思考。 孔子的言论穿越千年,依然能为我们当今的高校教育带来深刻的启示。对于我们思考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今高校而言,师生关系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与接收层面,而应进阶为共同追求真理、探寻仁
  • 读《论语·宪问》心得 人文艺术学院  陈小青 上周我们组织读了论语《宪问》篇,这章比较长,内容也比较多,共计44章,主要探讨仁义纲常,在评价前人的同时阐明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其中令我印象深刻比较有感悟的有: 1、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士,现代语境是儒家
  • 读《论语》第七篇心得 商学院:李欣涛 《述而篇》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修养以及对于君子德行的阐述。孔子强调“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对教师职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同时也鼓励学习者应保持好奇心和持久的学习热情,不断积累知识并乐于传授他人。孔子在本篇中多次提到君子应有的品质,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启示我们作为君子应胸怀宽广、行为正直,不被琐碎之事困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净。孔子
  • 学习《论语》有感 《论语心得》论语如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串联起了我对古代智慧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刻思考。 首先,我被《论语》中的教育智慧所深深吸引。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成长。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特点等,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
  • 各学院、直属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切实提高毕业论 文(设计)质量,根据《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 理办法》,现将 2025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1.注重选题的实践性和可行性。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须依 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紧密联系毕业实习岗位工作实 际,与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工程应用、技术开发、区域经济
  •  
  •  
共有 3761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508 页   当前第 317 页 转到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