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前二十年的人生中从未发生过如此快的改变:两天前他还是一名普通学生,两天后他的名字出现在了包括新华网、人民网、西安晚报、华商报、陕西电视台等在内的全国上百家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而“见义勇为”这个前缀则是媒体统一冠以张磊的“定语”。
张磊说他此时很纠结,一方面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事情来传播正能量;但另一方面,众多媒体的采访与宣传,以及迎面而来的“英雄称号”又让这位刚满二十岁的青年感到“受之有愧”——“说实话我真的不敢当,换成别人碰到这件事肯定也会和我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件事”是什么呢?

我校党委副书记周战利赞扬张磊同学见义勇为的表现
路遇呼救:见义勇为 连救两人
12月2日夜晚,我校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1301班的学生张磊正骑着车沿环城南路准备返回学校。到护城河时,他突然听见,有人在喊“救命”。张磊说:“开始我以为是有人在开玩笑,但是听到两个人一块喊就觉得真有事。”随后,他把车停在环城西苑正门门外,自己跑到护城河边。
“我赶过去时,三个人都在水里,其中一个人的胳膊已扒在岸边,正在往上爬,我赶快把他拉了上来,这时候还有两人在水下,一个人神智清醒,另一个人像是已经休克。”张磊回忆道。“我把围巾扔到河下,让河里的人抓着围巾,我一边拽着他们一边报警。可是,我一个人要把两个人拽上来很困难,多次努力没成功,清醒的男子就把他的朋友靠在岸边,他自己爬到我跟前,我和刚好路过此处的一个约50岁的大叔一起把他拽了上来。”
张磊说,把第二个人救上来之后,他让两人把靠在岸边的朋友看好,自己到环城西苑门口去接即将赶来的消防队员。由于消防员还没有来,他又赶紧跑回事发地,不料再次听到了呼救声——靠在岸边的男子已沉入了水中!
在这个危机关头,张磊没有多想,立即跳入河中寻找落水男子。“我很希望自己把他救上来。可我在水里摸了好一会儿也找不到……”张磊说。
随后,消防队员和西大街派出所的民警相继赶到现场,张磊给他们指引了沉入水中男子的具体位置,民警和消防队在现场一直搜寻到凌晨四点仍然没有任何收获,直到第二天早上十点才把落水男子的尸体打捞上岸。
张磊在录完笔录后也于12月3日清晨返回学校。

张磊同学接受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等媒体专访
亲朋好友:“张磊救人并不意外”
整件事情结束后,张磊的心情十分沮丧,他很惋惜自己没能把最后一名男子也救下。3日清晨5点34分,他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下了当时的心情:“对不起,眼睁睁看着你离去 ,我却无能为力。没能救你上来,那一瞬间,心里咯噔的一下。我想劝劝大家,以后别喝酒了,也别去危险的地方,记住,你们不是一个人,你们身后还有很多人在等你们的陪伴。”
这条微信消息很快在他的家人朋友中引起关注,大家都在议论到底发生了什么。
音乐表演1301班的潘启文作为张磊的同学兼好友,在看到这条消息后立即询问了张磊事情的具体情况并汇报给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叶明月。叶明月说:“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到很意外,张磊平时就很热心。”
张磊远在新疆的父母也从儿子口中了解到了这一消息,张磊的母亲韩英回忆说:“那天晚上他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还有一个人没被救上来,他眼睁睁的看着那人没了,他对我这么说的时候我也被他的情绪感染,心里特别难过。”韩英说平时在教孩子的时候很注重以身作则:“我生活中非常喜欢帮助别人,这应该影响到了他,让他在做事、做人方面能够真诚并且有原则。”
我校党委副书记周战利也表示:“张磊能够在他人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挽救了两个青年的生命,这一点非常值得赞赏。全校也将掀起一股向张磊同学学习的热潮,弘扬社会正能量。”

周战利副书记与人文学院师生聆听张磊见义勇为事迹
阳光青年:以“真诚”点亮舞台
张磊很“真”,用同班同学对他的评价来说就是“阳光、靠谱、实在”!
“张磊在声音、形体方面的条件都很好,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赤子之心,能把自身的情绪带入表演中,使得他的表演感染力十足”,杨洁微笑着说。杨洁是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音乐系的声乐教师,也是张磊的专业课老师,当提到张磊时,她很欣慰“去年张磊在‘外事达人秀’上跳的舞蹈非常真实自然,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当时他才大一就能有这样的创作想法实属难得。品德好,且专业有一定成绩,做老师的,谁不希望能教出这样的学生。”与张磊同班的朱辰辰也说:“他每次的表演都很出彩,因为他这个人很真,没法不把自己内心的情绪表现出来。”
虽然在专业方面已经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但张磊却继续把自己往更深处剖析、钻研——“我并不是专长于舞蹈、演艺,我最热衷的其实是舞台,只要有了舞台,让我在上面表演什么都行。”这样的心态,成就了他在“第二届外事达人秀”上夺冠的梦想,也让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第十三届外事街舞大赛”上斩获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
张磊坦言自己很平凡,但在以后的道路上绝不会轻易放弃“舞台”这个梦想。他说:“未来几年我会寻求更大的舞台,而在步入社会后我也想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家里减少负担。我会一直保持身上的这份真诚,让它永不褪色!”
后记: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张磊的电话响了,不出预料,又一家社会媒体想要采访他的见义勇为事迹,寂静的屋子把电话两头的声音都衬托得格外响亮:
——“你怕吗?”
——“静下来后想了想,挺怕的。”
——“如果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你还会下水去救人吗?”
——“会!”
语气之坚定,表情之庄重,让这样的声音一直在缭绕缭绕,绕过了鱼化湖,绕过了雨花听,绕过了竖立在外事校园的“多元集纳 自强创新 爱岗敬业 感恩奉献”的石刻,融汇在了全体外事师生的心里,这个冬天,张磊暖了校园。
责编: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