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以“勇担时代重任,谱写青春乐章”为主题的2019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会于西安交通大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共青团陕西省委联合举办,我校师生积极参与。

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活动是我省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活动,此次大会共有七位成员就自己的毕业事迹作出报告,我校15届毕业生於若飞荣耀的成为其中一员。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小龙向报告团成员颁发了聘书。我校百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认真聆听学习学长学姐们的青春奋斗故事。

报告会上,於若飞讲述了自己进入救援队的故事。08年汶川地震中,许多志愿者的事迹深深感动、感染着年仅17岁的他,也正是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2012年,他的家乡岷县发生了泥石流灾害,他回到家乡参与救灾,在灾区现场负责为蓝天志愿队做向导,有一天在山里对灾情做排查,他和志愿者一起行走了三十多个小时,对十八个村落进行了详细的灾情调查。这期间,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把自己自备的干粮都送给了山里的孩子们,而他们自己宁可挨饿。这三十个多小时里,他看到救援队员的坚韧、无私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救援结束后,他决定加入这个组织。
他深知,救援队员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只有学到更多更专业的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更多的生命。要做一名合格的救援队员,就要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和本事。几年来,他努力学习,取得了联合国国际安保部、国际爱心安全高级资质,以及国际救援潜水员等二十多项救援资质与技能。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他和队友赶赴雅安市芦山县开展救援工作。休息时一位湖南电视台的编导与他谈到,救援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那就是没有救援,当灾难发生时每一个人都能进行自救互救,才是救援的最高境界。这次闲聊让他醍醐灌顶——救援的意义是防大于救,想让伤亡减少,最好的方法就是防灾知识的普及。现在,他们在甘肃建立了12支蓝天救援队,在册志愿者两千六百多人。七年来,为多家学校和单位开展了四百多场防灾知识普及,让十三万人学会如何自我保护。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他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奔赴尼泊尔参与国际救援,在尼除了参与挖掘救援工作外还负责和联合国OSOCC工作衔接。这次地震全世界有七十多支救援队参与,是一个学习救援技术的绝佳机会。在尼泊尔救援过程中,蓝天救援队一共搜救出15具遇难者遗体,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获得当地民众的称赞。很多当地民众有困难,就找中国救援队,每当看到中国救援队的人员和车辆通过时,他们都会用生硬的中文向救援队员表示感谢。而现在,每当他走出国门做救援任务时,越来越能感觉到祖国的强大,为祖国的高速发展和繁荣昌盛感到骄傲。
甘肃蓝天救援队建队7年来,他们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参与了四川雅安地震、云南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国际救援、缅甸洪水国际救援等自然灾害救援一百四十余次。这其中,他们挽救幸存者18人,挖掘打捞处理遇难者遗体281具。这些年,於若飞把自己收入的九十多万元全部投入队里,但他觉得,能让幸存者更有希望地活下去,让遇难者能够入土为安,这些投入显得很有意义。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结合自身经历,於若飞给在座的大学生以真诚的建议:这世间的诱惑太多,选择也太多,但初心只有一个,唯青春和梦想不能辜负,希望在座的大学生能每时每刻都带着真诚和善良,怀着期待和渴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大家在努力的时候能心有家国,用奋斗和务实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增添光彩。
报告最后,他表示衷心感谢自己的母校西安外事学院,是母校“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校训奠定了他做志愿者的信仰和追求。今后,他将继续用自己所有的爱和力量给予更多的人帮助。